10月13日,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举行“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寻甸林草发展非凡十年”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寻甸林草部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美丽寻甸正不断变为现实。
大力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持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十年来,累计完成石漠化治理人工造林7.1万亩、封山育林17.7万亩、森林抚育13.2万亩、幼林抚育3.19万亩,受到石漠化侵蚀的区域植被得到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累计完成市、县级营造林39.93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045.21万株,完成育苗6501亩,成功申报国家森林乡村4个,正在组织申报国家森林乡村15个。截至2021年底,森林覆盖率达49.68%,十年净增8.05个百分点。
以选聘生态护林员为重点,投入资金2750万元,选聘生态护林员550名,实现“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
美丽寻甸不断变为现实
加强自然保护地优化工作。凤龙山草原入选全国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钟灵山国家级森林公园2019-2027年总体规划获批,黑颈鹤保护区由市级晋升为省级,不断加强甸沙苏撒坡、七星乌龙潭2个县级保护小区和功山哨上珍稀植物保护宣传。
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全力服务好武倘寻、寻沾、易白高速公路和渝昆高铁等大型项目使用林地的审核报批以及中电投、国电、大唐风电项目使用林地的审核报批工作。强化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完成全国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并通过专项评审,定期开展林地年度变更工作,适时掌握森林资源发展状况。利用卫星影像实时监测林地图斑状况,发现违法图斑及时督促核实。
稳步推进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十年来,累计实施天保工程人工造林3.15万亩、天保工程封山育林7.7万亩。截至2021年末,全县林地总面积313.0178万亩,草地面积31万亩,森林总蓄积万立方米。实施退耕还林(草)15.87万亩,被列为云南省退耕还林的试点示范县。同时,持续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累计投入补偿资金.54万元,稳步提高公益林的生态功能,促进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发展。
美丽寻甸不断变为现实
实现“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
入选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
大力发展特色林产业。完成林业产业发展报告,开展核桃提质增效7.1万亩、核桃基地建设1.2万亩、板栗提质增效1.5万亩,发展林下示范基地14户,林业龙头企业9户。全力支持朱有勇院士团队开展林下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建设。
森林覆盖率净增8.05个百分点
加快林木良种培育力度。围绕植树造林,培育乡土苗木375亩,重点扶持本地优良品种,培育壮大寻倘一号等在市场上的占用比例,引进云新、大泡、云农系列优质品种发展核桃产业。
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网络化指挥体系建设。建成县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中心,不断完善林区视频监控系统。每年森林草原防灭火期,近2000名林草工作者日夜坚守、巡山护林,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总体平稳,除2017年外市级防火考核均为优秀。
美丽寻甸不断变为现实
美丽寻甸不断变为现实
稳步推进林业和草原防治工作。对松材线虫、鼠害、毒害杂草等疫情开展防治普查,落实植物检验、检疫的执法工作。林业有害生物年均成灾率控制在2.66‰以下,始终保持在4‰的控制指标内,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
市级防火考核有9年为优秀
持续开展古树名木复壮保护工作。对辖区内939株古树名木及29个古树群株古树资源开展普查,完成古树名木复壮保护251株。
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集体林地承包关系,放活生产经营自主权,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依法办理林权流转58宗,流转面积.53亩,流转金额2644.79万元;依法办理林权抵押贷款登记22宗,完成林权抵押贷款金额3840万元,抵押登记面积8985.45亩;林权不动产登记13宗,面积8253亩。全面推行林长制,各级林长率先垂范,深入开展巡林工作。
云南网记者茶志福 摄影报道
文章来源:《森林工程》 网址: http://www.slgcbjb.cn/zonghexinwen/2022/101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