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条河流,一片茂林,能穿越时间。河流柔软又坚定地朝向某个终点奔涌,它所经过的土地,水草丰茂,森林繁盛,向上看,有翱翔的鹰往更高远处飞过。
在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凤瑛心里,好的教育是由一条大河所滋养的茂林,不同的生命个体在其间自主生长,相互依存,相互赋能,相互成就,每一个生命都可以找寻到其意义和价值。
森林、河水、种子和飞鸟
1979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毕业生,张凤瑛刚满20岁。在那个光影斑驳的初秋,张凤瑛乘坐着摇摇晃晃的绿皮火车,伴随着一路轰鸣声,驶向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伊图里河车站,赶上每天仅一趟的林厂公交车,进入大兴安岭腹地的伊图里河林业机械厂子弟学校任教。
这一年,年轻的党员张凤瑛成为了一名物理老师。
蒙语里的伊图里河是“一条清澈透明、水平如镜的大河”。在伊图里河的两年,时光以一种积极浪漫的姿态,将那里悠长的河流和蔓延的森林一起印在了张凤瑛的记忆深处。
在那里,能听见大自然的很多声音,听到满山参天大树被风吹过的沙沙声,听到小河流水的哗哗声,听到务林人进山采伐的号子声……
“老师们和机械厂职工住同一个大院,下班后的人们热气腾腾的切菜、做饭、织毛衣、唱红歌,处处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机械厂的职工不同,张凤瑛在知识的大河里,找到了另一种“热气升腾”: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青年教师讲课,她都会去听;一有空余,就大段大段背诵唐诗宋词;物理、数学、英语,各学科的课本都拿过来研究。
当地一名职工大姐在若干年后回忆起张凤瑛,仍能记得她眉毛弯弯,扎一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整个人像伊图里河畔笔直的松枝,每一天都在长个儿。
1981年,22岁的张凤瑛调入内蒙古牙克石林业四中。从一名刻苦乐观的青年教师成为引领当地教育的校长,这次的扎根,张凤瑛用了16年。
大兴安岭的红松无论遇到寒冷、干旱,都能毅立向上。牙克石林业四中的同事至今还能回忆起张凤瑛带着不到一周岁的儿子,边听录音机边自学成人高考文科科目的场景。“从牙克石到哈尔滨考试,要坐12个小时的硬座火车。那年作文考试的题目是《论毅力》,这个题目太适合我作答了。”1988年,张凤瑛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学习,随后边工作边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课程。在学习这件事上,张凤瑛从不给自己设限。
1997年,青岛人才引进政策让张凤瑛像一粒种子,飞出大兴安岭,落到胶东的土地上。从青岛二中的一名物理老师,到引入瞩目的岛城名校长,这一次的躬身入局,张凤瑛又用了18年。
2014年,张凤瑛收到了青岛大学附属中学的聘任函,成为这所民办学校的校长兼党总支书记。这一次,张凤瑛如那条清澈透明、水平如镜的河,奔涌进这片新的土壤里。
越长越高的红杉,根与根相连
进入青大附中,张凤瑛首先关注的是学校的文化土壤。“假如土壤是板结的,就需要优化和改良,重建生态系统。”
从细节里,张凤瑛读出了一系列普通中学常出现的状况:授课教师、家庭、学生以追求中考成绩为单一目标,应试之风挥之不去;师生的课余时间多被学科的巩固、测验填充;教师间鲜有场景完成深度的探讨和协作;校园文化活动策划会上,创造力乏善可陈;除了日常教学,班主任的大量时间被家长意见牵扯……
没有图景的学校走不远。这就好比要培育出一片繁茂树林,只盯着一颗颗树木是不够的,一定要回到地面上来思考,从土壤开始找问题。
缺乏共识,就形不成向上的合力;没有对个体的赏识和尊重,就难以缔造出良好的关系;没有顺畅的机制,就不会有正反馈叠加的涌现。张凤瑛为教师们画下了这样一幅图景:教育是纯生态、去功利、致良知的,教育要用其丰富性去应对个体的多样性,承认不同、尊重差异,包容、悦纳每个生命个体,引领、帮助、促进每个生命的成长与进步。
形成了这个目标,就找到了组织进化的线索,接下来就是制定“导游图”了。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学校的根本目标是塑造人格,那么,就从“人”入手。而这其中,理解教师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核心角色。张凤瑛决心帮助老师们从时间中解放出来,在喧嚣中安静下来。
教师需要想象力,去想象我们所教的学生将来会走到哪里去?他的人生目标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带着他走到哪个台阶、哪个山顶、哪处风景?
文章来源:《森林工程》 网址: http://www.slgcbjb.cn/zonghexinwen/2021/121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