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珊”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保育人。
他们潜入海底种“森林”,上到陆地造“海底”。
播种一片绿萌,他收获满眼春色。
家有一颗罗汉松,脱贫致富不是梦。
“珊”海相约,向海而生,
今天21:20
广西卫视《我们的小康》讲述你我身边的小康故事
搞事情!他们竟然在海底种“东西”
6月仲夏,广西涠洲岛散发着迷人的热带风情。7000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不仅造就了涠洲岛这座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成就了今天我国纬度最高的珊瑚礁群。在2855公顷的湛蓝海域里,分布着26个属科49个种类的珊瑚,这里也是世界热带珊瑚分布的北界。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欣涠洲岛东北部有我们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一片十字牡丹珊瑚群落,覆盖度可以到30%~50%,是覆盖度很高的一片珊瑚礁群落了。
珊瑚礁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全球千分之一的珊瑚礁上,生活着近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种类,因此也被称为“海洋里的热带雨林”。事实上,全球75%的珊瑚礁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威胁。 涠洲岛是广西沿海的唯一珊瑚礁群,也是广西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洋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涠洲岛珊瑚礁覆盖度在近几十年来急剧下降,已经从2002年之前的60%退化到2017年的10%。 王欣来自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珊瑚礁的研究和保育,对涠洲岛珊瑚礁的分布情况了如指掌,王欣在普查中还发现,涠洲岛的鹿角珊瑚濒临灭绝。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欣这是死掉的珊瑚,这些都是珊瑚断枝,厚的有半米,薄的也有20、30公分,这种就是珊瑚整个结构崩塌了,给生物提供的栖息环境,原来是起伏,现在它死了就成了一个平平的。这种地形条件下,永远不可能是有自然恢复的。
为了保护涠洲岛这片海底绿洲,国家海洋局在2013年1月批复成立了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对涠洲岛超过80%的珊瑚礁面积正式实施监管。同年,由王欣领衔的“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移植修复技术与示范”的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启动,这是他硕士毕业后主持研究的第一个课题。他和团队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人工种植珊瑚的苗圃建立起来,作为种源向外移植,从而恢复涠洲岛的珊瑚种群。 在海底种珊瑚,听起来很酷,然而过程却比在陆地上植树造林要艰难得多。珊瑚的生长速度极其缓慢,有些一年甚至生长不到1厘米,想要种出大面积的“海底森林”,王欣需要寻找生长速度较快的珊瑚种类,经过比对筛选,他把扩繁的希望锁定在了涠洲岛的“土著”鹿角珊瑚身上,这种美丽的珊瑚一年左右就能生长十几厘米。 为了不伤及珊瑚母体,王欣早期靠下海捡珊瑚断枝用作研究。每次下潜他和同伴都要背负数十斤重的潜水设备,不仅要克服晕船晕浪、礁石暗流、超低能见度等不良情况,有时还要面临死神的威胁。2013年底,王欣在涠洲岛南湾投下了第一个苗圃。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欣我们这个苗圃,是整个涠洲岛珊瑚礁海域的一个“幼儿园”,一个产床。它在这里产了卵,生了子二代之后,这些“珊瑚宝宝”孵化,孵化了之后它被海流带到整个涠洲岛各个海域,安家,就会促进涠洲岛整个珊瑚礁的自然恢复。
海区苗圃珊瑚的生长速度是陆基养殖和实验室养殖的1.5倍,王欣根据东西南北4个海区不同的底质、水动力以及洋流情况,搭建了不同类型和材质的珊瑚苗圃,从吊养到浮网,从珊瑚树到球型架,王欣在5年里先后投放了多达7、8种人工礁体。
文章来源:《森林工程》 网址: http://www.slgcbjb.cn/zonghexinwen/2021/0616/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