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地落实生态环保工作,促进人类健康发展,就要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但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剖析,森林在发育过程中,较易遭受病虫害的侵害,对林木生长以及森林效益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就要采取有效策略,加大森林病虫害防范力度,尝试构建健全的防范体系。目前,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易造成小灾变大灾的危害。因此,就要坚持预防为主,因地制宜,有效控制病虫害,以达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1 森林病虫害的产生规律
近几年,经过对辖区范围内森林资源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可知,其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作以下分析:①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且发生面积逐年增大,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人工造林的推进,营造大面积的纯种林。此种林木结构单一,缺乏抵抗性,一旦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就会出现快速蔓延,甚至向天然林与生态林传播,造成严重危害。伴随病虫害产生范围的持续增大,其预防和治理工作面临的困难逐渐增多;②若森林产生病虫害,便会导致特别重大的不良后果,加之目前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在防治过程中,对于新型病虫害掌握不全面,流行特点不明确,导致防控工作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加上当前国内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不健全,便会导致其的危害十分巨大;③森林病虫害的产生表现出逐渐严重的态势,部分区域受到气候环境以及人为因素影响,降低整个林分结构抵抗力,森林病虫害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乃至哪个年份都无法避免,不但对林木健康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加大森林防治部门的工作困难,很多幼小林木受到威胁以后,影响正常发育,甚至停止生长。
2 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落不到实处
在防范与治理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要将预防作为工作重心,同时遵照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在病虫害发生前,就要做好防治工作。林间病虫害监测过程中,要对流行特点进行明确,以便在危害初期能够立即采取针对性方法进行预防,提高防治水平。但结合当前病虫害防治监测的实际情况分析,大多数林业部门在此工作中,仍存在较多问题:①由于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缺乏对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的重视程度,而是一味重视治理工作,却忽略监测的重要作用;②由于我国森林病虫害监测技术还不成熟,监测效果不理想。受上述问题的限制,导致森林病虫害监测预防工作得不到落实。多数地区遇到病虫害以后,才采取策略进行预防,使整个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2.2 缺乏合理的防治方法
目前,在预防和治理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以人工模式为主,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多数林业部门较少使用生态防治与物理防治技术,进而影响森林病虫害的整体防治效果。在防控过程中,仍采用化学手段。一旦发生森林病虫害以后,就会大量喷洒农药,此种防治方法虽能在短时间内起到防治作用,但长期不合理地使用药物,就会使病虫害具备一定的耐药性,进而影响多种药物的防控效果,并影响防治水平。多数人员在防控过程中,缺乏对农药量以及种类的重视程度,甚至会运用国家不允许使用的对环境有重大危害的农药,导致林间多数害虫天敌被杀死,致使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难度进一步增大。
2.3 有关人员缺少病虫害防治理念
森林病虫害防治涉及的内容众多,增强防治意识,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部分林业部门为了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将工作重点放在森林产品开发方面,却忽略了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主观认知水平较差,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相关工作人员缺乏防治病虫害意识,也未针对性地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同时缺乏对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一旦发生病害以后,无法立即上报,进而导致病情的快速传播,造成无法防治的局面,使整个林业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此外,在防控工作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治理,仅凭自身经验肆意进行预防,这对防治效果与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2.4 落后的管理模式
我国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起步较晚,虽然已加大了防治力度,并逐步重视此项工作,但不少区域仍缺乏重视程度,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并非投入较多的精力,这就造成在防治时,管理条件不健全,管理机制存在较多问题。另外,相关人员在防治技术方面,能力有限,且在防治工作中,缺乏相关经验,无法分析森林病虫害的类型,也无法采取有效的技术进行防治。特别是员工对于森林进行管理时,一旦遇到突发现状,就会导致部分人员应接不暇,甚至随意处理,不仅使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还导致其蔓延的产生,甚至威胁森林的生态平衡。
文章来源:《森林工程》 网址: http://www.slgcbjb.cn/qikandaodu/2021/0619/459.html
上一篇:邕宁区森林防火规划设想
下一篇:森林康养旅游研究及开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