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校企合作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森

来源:森林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引 言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已逐渐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趋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引 言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已逐渐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趋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单方为主、全日制在校培养的毕业生,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为了保证企业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运用专业知识和先进科研成果推进企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但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胡锦涛、习近平两代领导人,都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201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进一步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指示。因此,加强高等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是双方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森林工程专业(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方向)面向国家工程机械和重型机械制造及应用行业,培养既能从事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的设计制造与维护、设备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又能从事制造领域内机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艺设计以及生产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对于学习森林工程的学生来说,去企业实习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更具有特别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该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无论对高校还是企业来说,森林工程专业都必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校企合作无疑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培养方式。科教融合则是实现教育与科研资源共享、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两者相结合,可以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文章基于校企合作平台,拟探索一种培养模式——既有利于高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对在校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企业利用高校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专业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最终实现森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目标。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国内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特点

国外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较为成熟。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均为其典型代表。近年来,“双元制”教育在德国广泛开展,大学和企业合作引入“双元”教学模式。即在整个大学阶段,学生四年累计在企业时间占总学习天数的74%,学生在毕业时就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也源于工作与操作实践,其成果在企业实际运用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成功的典范。在这一教育模式下,学生进入大学后,就要先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大学第二年回学校学习2~3年的理论知识,大学最后一年再去企业实习。“三明治”教学计划能把相关专业的研究、设计、实验和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完全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环境中学习。在国内,校企合作比较成功的高校当数哈尔滨工业大学。[1]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共建了“虚拟仪器创新实践基地”。该基地面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并将所有设备免费借用给学生,以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创新实践。并为学生提供设备、专业指导以及与其他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

2.2 国内外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国外的科教融合模式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在“二战”后得到高速发展。美国主要通过“企业—大学”联合中心的模式,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贝尔实验室与大学的合作是其代表之一。德国通过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与大学双聘制度,让企业科研机构与大学共同培养科教融合人才。中国科教融合较为成功的高校包括中国海洋大学[2]、中国科学院大学[3]等。中国海洋大学通过科学研究与教学联动,为学生提供讨论式和研究性的学习环境,营造自主创新、勇于实践的氛围,以实现“学、研、用”能力的共同培养与共同提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原问题”进行思考,对已有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中国科学院大学由身兼“科学家”身份的老师实施“科研—教学—学习”模式,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相结合,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先进课程、研讨班和实验室,实现了科研实践与科学教育的“无缝式”衔接。

文章来源:《森林工程》 网址: http://www.slgcbjb.cn/qikandaodu/2021/0505/382.html

上一篇:森林工程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下一篇:森林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个体培养质量评价模型

森林工程投稿 | 森林工程编辑部| 森林工程版面费 | 森林工程论文发表 | 森林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森林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